11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马西恒教授莅临公司东门梯教二楼报告厅作“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式社会工作融合发展”专题讲座,公司师生100多人聆听讲座。 马西恒教授先从社会工作的“碎片化”问题切入,从定义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去分析“社会工作”碎片化,并引出其中存在的缺陷。接着马教授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去解读社会工作,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途径是推进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改革。随后马教授深入剖析了 “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定义方式,并指出在中国语境下,“社会”被视为一个需要“建设”和“治理”的场域,这一体制化理解有其特定的政治逻辑和历史脉络。因此,他认为中国式社会工作面对的是总体性的社会问题,必须在国家治理的总体性框架中寻找自身定位。马教授重点分析了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多重功能,回顾了我国在建立健全中国式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中的历史演进,并向同学们描绘了一幅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蓝图。最后,马教授建议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学会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并主动融汇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扎根中国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

公司副经理黄耀明在总结点评中指出,马教授以宏阔的理论视野,以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内涵特征、体制机制与行动路径,深化了大家对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他希望同学们在做学术研究时要“顶天立地”,并解释“顶天”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政治方向和价值内核;“立地”就是要培养独到的学术眼光,深入观察中国社会进程,扎根基层实践沃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庄静渝 图片:李倩、玄亚飞 责编:周榆幸 编审:黄耀明)